破解老工业基地转型世界性难题——来自东西方“鲁尔”的隔空对话

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(文/徐扬 汪伟 于也童 黄燕 朱晟) 莱茵河畔,有着150多年工业发展史、世界著名老工业区——德国鲁尔区,用50多年时间涅槃重生。

辽河平原,有着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市铁西区,在短短20年间也初步完成了相似的蝶变。

老工业基地如何转型振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。中德两大工业国对此均有艰辛探索。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,东西方鲁尔开展了一次隔空对话,来共同破解这道世界性难题。

事实证明,创新驱动是转型根本的动力,开放共赢是迎接挑战的不二选择。

德国鲁尔涅槃重生

埃姆舍河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,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,曾因沿岸工业废水直排,成为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。如今,静谧的埃姆舍河两岸,往来游人不断,绿树郁郁葱葱。

埃姆舍河之变,是鲁尔之变最显著的标志之一。历史上,鲁尔区曾以煤炭、钢铁、化学工业发达声名远播,也以环境污染、生态破坏、居民生活质量差而广为人知。德国作家海因里希·伯尔曾这样形容鲁尔区:沿岸化工厂林立的莱茵河,犹如一种由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制成的鸡尾酒。

如今的鲁尔工业区被绿树包裹,碧水环绕。最鲜明的变化在生态,最深刻的变化则是产业。自20世纪50年代起,随着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格局中占比下降,以及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愈发激烈,鲁尔区先后陷入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,经济一落千丈,失业率迅速攀升,环境问题受到关注。

转型迫在眉睫。1968年德国北威州出台了《1968-1973鲁尔发展纲要》。自此,鲁尔区经历了再工业化、新兴工业化、区域改造一体化和产业结构多元化四个阶段。其间,州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来支持区域转型。

用好老字号——

鲁尔区的转型没有完全‘另起炉灶’,而是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德国杜伊斯堡-埃森大学东亚研究院李远教授说,当地政府很多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用来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升级。

位于鲁尔区的工业集团蒂森克虏伯,曾以德国钢铁大王闻名。面对全球钢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危机,蒂森克虏伯一方面削减过剩的不锈钢产能,加大研发投资,推动集团向重于技术与材料的多元化工业企业转型;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合作,扩展海外市场,全力转型突围。

培育新字号——

1979年,当地政府又出台了《鲁尔行动计划》,改变资助方向,扶持新兴产业、服务业和中小企业,鲁尔区的电子信息、生物技术等新经济工业蓬勃成长。

以埃森市为例,如今埃森市拥有众多面向未来和快速增长的产业,还成了贸易展览城市,有领先的国际贸易博览会和优秀的基础设施。

鲁尔博物馆副馆长弗兰克·克纳表示,鲁尔区的工业用地一直在减少,但产业支撑却在加强,就是因为很多产业都是面向未来的高附加值产业。

这也为环境改善提供了条件。2018年,鲁尔关闭了最后一家煤矿,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从工业使用中恢复过来。

下好先手棋——

在鲁尔区一系列转型发展举措中,对教育的投入引人关注。

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,鲁尔地区陆续建立了22所高等院校。现在,鲁尔已经成为欧洲高校密度最大的地区。同期,鲁尔还建立了许多研究所、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促进技术转化的科技中心。

克纳表示,鲁尔区转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大量传统劳动力如何就业,通过兴办学校、提升劳动力素质融入新产业,既解决了人的问题,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。

东方鲁尔迎头赶上

有着东方鲁尔之称的铁西区,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,从新中国成立算起,有70多年的工业发展史。这片土地有辉煌过往——第一枚金属国徽、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、第一台50万伏超高压变压器等多个共和国工业史上的第一都诞生于此。

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,铁西区产业结构与市场错位问题开始显现,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因技术落后、产品适销不对路、负债率高等问题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威胁。经济下行、产业工人下岗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铁西区面前。东方鲁尔渐成锈带。

人往哪里去?钱从哪里来?2000年初的时候,亟须转型突围的铁西区面临‘生与死’的考验。现任铁西区区长郭忠孝说。

在坐落于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内,一幅摄于2002年的区域航拍图记录了老工业区转型前的样子:大大小小的工厂密集分布在兴工街、爱工街、卫工街等一条条以工字命名的街路间,一根根高耸烟囱升腾的烟气,给城区蒙上灰蒙蒙的面纱。

如今的铁西区老城区,大小商圈遍布,200余个口袋公园散布在街头巷尾。老区西南侧,一个工业新城初具轮廓,一排排新工厂在进行数字化、低碳化改造。与烟囱林立的传统工业图景不同,成片的光伏发电板和风车成了一道新风景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过去十年铁西区人口净流入22万。

郭忠孝说,经过20年的转型发展。人往哪里去这个曾经让人发愁的问题,已经是铁西振兴发展成果的最有力证明。

铁西区的蝶变,背后同样有一条脱胎换骨的产业转型之路。

中国从2003年开始启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,铁西区借势开展了将老城内企业搬至西部新区的东搬西建工作,同时在老区内发展三产,吸纳剩余劳动力。这一过程中,铁西区利用老区与新区的级差地租、吸引投资等方式筹集了数百亿元的转型发展资金。

凭借这笔钱,铁西区解决了下岗工人安置、老企业搬迁、旧城区改造等问题。郭忠孝说。

改造前,40多平方公里的铁西老城区只有一个铁西百货和一个爱客家超市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分别占95%和5%。如今,以华润万象汇为中心的铁西广场商圈、以汽车销售为主的北二马路、以宜家为中心的家居建材商圈等传统商圈日臻成熟;以1905文创园、红梅文创园、奉天工厂为代表,一批利用废弃老厂房改建而成的文创基地,也正在勃勃成长。

2016年,中国又启动了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。解决了生与死问题的铁西,开始着手解决发展快与慢好与坏的问题。

和德国鲁尔区一样,铁西区的产业转型正围绕改造升级‘老字号’、深度开发‘原字号’、培育壮大‘新字号’三篇大文章展开,推动三个‘字号’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郭忠孝说。

铁西新工业区内,有着70多年历史、生产有工业心脏之称的压缩机的沈鼓集团,正在推动集团层面的混改。今年一季度,沈鼓面对疫情冲击,实现开门红,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.4%。以沈鼓为代表,北方重工、特变电工、沈阳机床等一批老字号通过创新改革重焕生机。

不仅如此,华晨宝马、本特勒、采埃孚等一批知名外企在此落户,聚焦新能源汽车投资设厂;研发生产飞轮储能技术的微控新能源,生产高精密度、高纯度石英容器的贺利氏等一批新字号快速成长。

未来继续携手前行

值得关注的是,东西方鲁尔的转型发展加速期都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高潮阶段,而二者的发展也都有来自对方的助力。

鲁尔区曾经的钢铁工业和煤矿业中心杜伊斯堡,一度因为产业衰退出现大量失业。但由于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和鲁尔河交汇处,是交通重要枢纽,在中欧班列连通后获得较快发展。如今,大量来自中国的货运列车在此集结,通过水路和陆路将货物运往欧洲各地。数万人从事相关业务,100多家中国公司在此开设分支机构……嵌入中国元素的杜伊斯堡有了新的生机。

随着德国元素的注入,东方鲁尔铁西区的转型振兴驶入快车道。2003年,德国知名车企宝马落户沈阳;2010年,宝马在铁西区投资设厂;2015年,铁西区依托宝马获得国家批准,建设中德(沈阳)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。

在如今的铁西区,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的中德园坐落着总计420余家工业企业,包括华晨宝马、采埃孚、慕贝尔等72家德资企业。园区工业总产值以每年10%左右的速度增长,固定资产投资、税收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。

事实证明,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必须要携手合作,开放前行。放眼未来,双方有着更大的合作需求,更多的合作领域和更广的合作空间。

气候合作——

埃森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说,中德双方一个共同目标就是经济去碳化和实现气候碳中和。在铁西区,绿色低碳同样被列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。

技术合作——

技术进步是解决当前发展问题的首要任务,也是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关键力量。

克纳说,鲁尔区在转型发展中意识到,没有数字化,就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。

在铁西区,面向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合作平台正在加快搭建。目前,铁西区5G基站总量已超过1000个,正在努力实现5G网络全覆盖。工联院辽宁分院、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、辽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、腾讯数字产业基地、紫光中德等一批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项目落户园区。

共享发展——

庞大且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是中德合作的最大驱动力。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,两国贸易额由建交之初全年不到3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500多亿美元,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。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·舒曼表示,中国市场仍是德国企业的利益所在,也将为德国企业创造更多机遇。

经验互鉴——

毫无疑问,中国重工业基地引入宝马十分重要。但也要注意,不能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汽车产业上。克纳举例说,德国波鸿在矿场关闭后,曾与欧宝合作解决工人失业问题。但10年后欧宝工厂关闭了,波鸿也面临新难题。只发展汽车工业一条路,不是长久之计。

这也是铁西区正在关注的问题。郭忠孝说,宝马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,全力抢占汽车工业的新风口。同时铁西区还在大力培育医药产业、文创产业。希望未来支撑铁西的是医药、文创、汽车三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。

李远说,鲁尔区是先行者,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学习。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,要用战略眼光布局转型振兴,要用开放合作应对困难挑战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插入图片请使用ssl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